运河织光,煤城焕彩:枣庄亮化工程的文化活化与智慧升级

2025-10-31 17:52:56 ws199

当夜幕笼罩 “运河古城・辣子之乡”,台儿庄古城的花灯映照着千年水道,光明大道的霓虹串联起新旧城区,微山湖红荷湿地的灯组点亮民俗年味。枣庄以 “运河为脉、文化为魂、民生为本” 为核心纲领,构建起 “双核引领、三轴联动、全域提质” 的立体化亮化体系。山东原实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核心承建方,以非遗融合技术为核、生态适配标准为基、智慧管控为翼,让这座转型中的工业城市夜晚兼具运河灵韵、民俗温度与现代活力。 一、古城焕彩:光影活化运河与非遗脉络 台儿庄古城作为亮化核心载体,山东原实科技遵循 “灯映古城、光融运河” 原则,将传统花灯技艺与现代光影技术深度融合,重现 “十里灯海,光影交织” 的盛景。 古城内打造多层次亮化景观,东门入口的巨型灯笼阵瞬间拉满节庆氛围,海棠大道的 “鲁墨共辉” 花灯彰显文化底蕴,兰祺会堂前的 “龙凤呈祥” 超大花灯成为打卡热点,西门的 “国泰榴芳尊” 石榴主题花灯寓意繁荣多福。步云桥的花灯融入古装演艺,演员身着传统服饰在灯影中演绎戏曲,远波桥下的灯组以运河文化为魂,让游人聆听千年水道的悠悠回响。针对古城水系密布的特点,定制 IP68 级防水灯具,在河道两侧布设隐蔽式岸灯与水纹灯,形成 “灯在水中、水在灯中” 的诗意画面。 非遗活化是核心亮点,联合非遗传承人打造《古运河 —— 走马灯》灯影雅集,将传统走马灯艺术与书画作品结合,融入蛇年吉祥寓意,设置 “五福” 互动环节与文化展示。沿街商铺悬挂定制花灯,暖光透过镂空纹样在青石板路投射民俗光斑,与非遗作坊的灯光交织,还原古城市井烟火气。施工中采用 BIM 三维建模优化管线,避免破坏古建筑与石板路面,历史风貌保护达标率 100%,亮灯后古城春节单日接待游客超 5 万人次。 二、全域提质:智慧光网串联新城与民生 围绕靓城改造提升工程,山东原实科技构建覆盖城区道路、公园湿地、老旧小区的全域照明网络,实现 “路路明、处处亮” 的民生目标。 城市主干道亮化成效显著,对长江路、民生路、光明大道等主要道路,以及枣庄高铁站、高速出入口等重要节点实施夜景改造,完成 123 栋楼体亮化与 12 处广场节点亮化。采用智能节能改造方案,对 36 条街道的照明设施进行升级,更换高效 LED 灯具,通过单灯控制技术实现精准调光,主干道亮灯率保持 98% 以上,次道与支路亮灯率达 96% 以上。道路两侧的行道树搭配彩灯装饰,与沿街建筑的暖光灯带形成错落有致的光影画卷,照亮市民出行路。 民生照明与特色场景兼顾,为老旧小区补建路灯 300 余基,安装人体感应楼道灯 1800 余盏,处置路灯昏暗、作息不准等民生诉求 46 件,完成率 100%。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打造新春灯会,布设 “龙腾盛世”“莲年有鱼” 等大型主题灯组,配套小丑巡游、川剧变脸等演艺活动,设置猜灯谜、投壶等互动环节,正月初一至初七的无人机表演成为视觉盛宴。在 69 处小微绿地及公园游园实施景观亮化提升,设置 “灯光驿站” 集成 USB 充电、应急呼叫功能,灯杆雕刻运河、石榴等地域符号。 三、匠心护航:技术创新与全周期服务筑牢品质 枣庄亮化工程的成功,离不开山东原实科技的定制化技术创新与规范化服务保障,构建 “建设 - 运维 - 升级” 全链条体系。 技术创新贴合本地需求,针对古城潮湿环境研发防腐蚀、防眩光灯具,经 24 个月户外测试故障率仅 0.3%;搭建 “枣庄智慧亮化管理平台”,接入全市 8.7 万余盏路灯及景观灯具,实现故障精确定位与智能分析,每年处置设施问题超 1000 条。平台联动气象数据,恶劣天气自动关闭户外非必要灯具;接入人流热力图,在景区、商圈自动增强照明,人少区域切换节能模式,整体能耗降低 40% 以上。 服务模式高效贴心,推行 “枣庄光影管家” 机制,前期联合文化专家挖掘运河文化、石榴民俗、非遗技艺等地域元素,确保方案贴合城市内涵;施工期实行 “分区错峰作业”,新春亮化工程在腊月二十三至二十八完成安装调试,保障春节至元宵期间稳定展示;交付后提供三年质保,建立 “白 + 黑” 运维模式,白天巡查记录问题,夜间快速修复,平均修复用时不超过 2 小时。累计维修更换灯杆 563 杆、路灯 8404 盏,铺设电缆线近 2.4 万米,确保照明设施完好率达 95% 以上。 从台儿庄古城的灯海运河到光明大道的现代霓虹,从微山湖湿地的民俗灯会到老旧小区的民生灯光,山东原实科技以 “一景一策” 的匠心,让灯光成为串联枣庄古今、转型与新生的文化纽带。截至目前,参与的亮化项目累计带动夜间消费增收超 4.5 亿元,助力城市从工业重镇向文旅新城转型。未来,随着更多光影项目落地,这座 “运河古城” 的夜晚必将绽放更璀璨的光彩,让人们读懂枣庄的文化之厚、转型之勇与生活之暖。

首页
产品
典型工程
联系